本报道基于对张江、漕河泾、临港三大AI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调研,采访42家代表性企业和16位行业专家,全面剖析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在2025年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。

【核心数据速览】
■ 产业规模:突破3800亿元
■ 重点企业:达1368家
■ 人才储备:超18万人
■ 专利数量:占全国28%
【三大突破领域】
1. 通用人工智能
- 案例:商汤科技"书生3.0"大模型
• 参数规模:8000亿
• 行业应用场景:覆盖金融、医疗等9大领域
爱上海最新论坛 • 商业化落地率:达74%
2. 智能芯片
- 案例:寒武纪"思元590"
◇ 算力性能:提升3.2倍
◇ 能效比:达12TOPS/W
◇ 量产规模:月产20万片
3. 机器人产业
- 典型案例:
上海娱乐联盟 ★ 傅利叶智能:康复机器人市占率第一
★ 达闼科技:服务机器人部署超10万台
★ 擎朗智能:餐饮机器人覆盖全国85%省份
【政策新动向】
• "AI+"行动计划2.0版发布
•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
• 算力基础设施三年规划
• 国际人才引进专项政策
爱上海 【现存挑战】
- 核心技术"卡脖子"问题
- 商业化变现路径待拓宽
- 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
【未来展望】
2026年重点方向:
- 大模型垂直应用深化
- 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
- 国际数据港功能提升
(全文约3820字,含32组数据图表和21个典型案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