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历时六个月深入调研张江科学城32家科研机构、58家高新技术企业,访谈科学家、创业者、投资人等189位业内人士,结合上海市科委《张江科学城建设发展报告(2025)》,完成这份关于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全景观察。


【科技首席记者 陈思远】早晨8点,张江人工智能岛的算法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新一代大模型;上午10点,上海光源的科研人员开始新一批实验数据采集;下午3点,国际医学园区的生物医药团队讨论着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;晚上9点,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依然亮着密集的灯光——这些场景构成了张江科学城的创新日常。

■ 2025年关键指标】
√ 国家级科研机构:28家
√ 高新技术企业:突破4200家
√ 研发投入强度:8.9%
√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:156件

■ 三大创新集群】
1. 生物医药:
- 全球前20强药企研发中心16家
上海龙凤论坛419 - 在研创新药物占全国1/3
- 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年增25%

2. 集成电路:
√ 设计企业集聚度全国第一
√ 14nm以下先进工艺量产
√ 设备材料国产化率突破40%

3. 人工智能:
- 大模型研发企业27家
上海花千坊龙凤 - 智能芯片算力达1000P
- 应用场景开放182个

■ 创新生态】
√ "基础研究-技术开发-成果转化"全链条
√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注册资本超500亿
√ 跨国研发中心达86家

■ 典型案例】
【案例1】"张江药谷"
上海品茶论坛 汇聚全球顶尖生物医药资源,在研抗癌新药占全国40%。

【案例2】"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"
形成完整产业链,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。

■ 未来展望】
根据《张江科学城扩区提质行动计划》,到2030年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,重点布局量子科技、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。

(数据来源:上海市统计局《2025年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报告》)